牙籤式刷牙法與植體周圍炎

植體周圍炎是所有植牙醫師與患者的夢靨,跟自然牙一樣,植體如果沒好好照顧也會因發炎而導致植體失敗。

植體會發炎原因當然是清不乾淨導致細菌堆積而發炎,有幾個現象是植體易發炎的原因,像是植體的直徑一般都比自然牙還細,所以在牙齒與牙齦間空隙大,容易卡東西。

未提供相片說明。
圖像裡可能有鞋子

兩顆植體連在一起,牙縫不但大,牙線清不到,很難清潔。

所以牙縫或牙齒與牙齦貼合的地方,清潔非常重要。

還有就是一般情況拔掉的牙齒周圍的角化牙齦會消失,角化牙齦較硬不會動,比較不會卡東西,也較不會發炎。

「keratinized gingiva」的圖片搜尋結果
顏色較淺,拉嘴唇不會動的部分就是角化牙齦

沒有角化牙齦的植體要更認真照顧,要是很認真刷了,植體周牙齦還是發炎,那就要考慮植皮手術來移植角化牙齦到植體周來保護植體。

也就是因為植體有這兩大缺點,一,牙縫倒凹處較大,不易清潔。二,非角化上皮較易發炎。而牙籤式刷牙法的特點正是處理植體周圍炎是最有效又最無痛的方法。

為什麼這麼說呢?一,特殊設計的牙刷與刷牙方式,可以刷牙時兼清潔牙縫,不需要換工具,尤其是植牙部位,植牙牙橋(牙線清不到)也是一樣一支牙刷清到底,可以把小角落小細縫倒凹處清乾淨。二,其理論想法除了讓使用者能方便輕易的牙菌斑去除,而且藉由特殊的刷牙動作及刷毛設計刺激牙齦,促進新陳代謝,強化牙周對抗細菌的能力,進而預防甚至治療植體周圍炎。

參考:
牙籤法對於預防與治療牙周病的理論

還是強調預防重於治療,請善用牙籤法來保護您的牙齒,不管是真牙還是植牙。

牙籤式刷牙法的簡介與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