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睡得很好啊!如何檢測睡眠品質

另一篇有提到,由於打呼或是呼吸中止是發生在睡熟之後肌張力失去才會發生,所以往往當事人不知道,覺得睡很好,所謂英雄豪傑,鼾聲如雷。

所以如果覺得睡不好,早上起床沒精神,頭痛,白天容易打瞌睡,很容易疲倦,晚上頻尿,易醒,胃食道逆流,一直處理不好的高血壓 ,被自己的鼾聲吵醒,枕邊人抱怨…..這些都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的症狀。

要評估睡眠狀況分為主觀的問卷,以及客觀的儀器測量。

Epworth是簡單而常用的:

10分以上最好進行睡眠檢測
相關圖片
3個是以上最好進行睡眠檢測

要是枕邊人抱怨,自己不相信會打呼,手機很多APP,在play商店輸入snore

隨便裝一個,手機放床邊錄音一晚,早上就可以看看有沒有打呼。

這個App是SnoreLab

但要是想評估睡眠品質,最標準的作法就是大醫院的睡眠中心,醫院標準測量稱為 多頻道睡眠記錄 (Polysomnography, PSG),患者必須在睡眠中心,睡上一夜。在護理人員的監督下,在全身各部位貼上電極,一堆電線與檢測器,其中包括:腦電圖(EEG)、眼電圖(EOG)、心電圖(ECG)、肌電圖(EMG)、胸腹部活動(Respiratory Effort)、口鼻氣流(Air Flow)、血壓變化(Blood Pressure)、血液含氧量(BloodOxygen Saturation, SaO2)、心跳頻率(Heart Rate)、睡眠體位 (Sleep Gesture)等。

Image result for polysomnography
怎麼覺得就算睡眠沒問題的,這下子睡眠怎麼都有問題了。

當然,這是最標準的作法,數據蒐集最完整。麻煩的是,這個要大醫院才有,要在醫院的睡眠中心睡一晚,自費不便宜,健保等很久,就像照片那樣,身上一堆感測器,再加上數十條電線纏繞全身…..

其實也有居家型檢測,品牌相當多,當然沒能像醫院做的那麼詳細且有醫事人員監測,不過大致了解評估還是有其作用。

居家檢測通常盡量減少儀器對睡眠的干擾,而且身處每天睡覺的地方,較能真實反映每天睡眠的情況。缺點是準確性當然沒辦法像醫院睡眠中心那麼完整。

目前診所對於阻塞型呼吸中止症的評估有兩個方式:

一是大立光關係企業大立雲康,採用哈佛大學BIDMC技術,的儀器LARGAN CPC,小小的,貼在胸前,記錄心率變異性與呼吸,而導出睡眠情況來計算呼吸中止指數。

二是陽明大學睡眠研究中心所開發的,利用血氧計紀錄睡眠時期血氧情況,以判定呼吸阻塞的情況。原理很簡單,當發生呼吸中止時,氧氣進不到肺,身體血氧當然就下降,再經由陽明大學經驗證的計算方式比對呼吸中止與血氧下降的關係,算出呼吸中止指數。

目前診所做法就是以這個LARGAN CPC,或是血氧計,讓患者帶回家,記錄整個睡眠過程,再攜回診所分析數據。知道了呼吸中止指數AHI,以及其他資料,才能開始處理睡眠呼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