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要常常貼在上顎,這個很重要,上篇說過了,那為什麼舌不能總是貼著上顎呢?
這跟不能鼻呼吸一樣,分兩種可能,習慣性與生理性。
習慣性很好理解,大部分是因為口呼吸,有口呼吸習慣的人,為了讓空氣從口腔通過,舌頭自然在下位,下位習慣了。

錯誤吞嚥也是,(正確的吞嚥),錯誤吞嚥舌在下位,在吞嚥過程中以其他肌肉代償完成吞嚥,錯誤的肌肉用力擠壓牙弓,這也是齒列不整的原因之一。
習慣性低舌位處理上就是肌功能治療,原則就是經由大量的練習,不但訓練肌力,也藉由重複的動作來革除舊的壞習慣,建立新的好習慣。 •要注意,有練習不代表一定能建立習慣,除練習時間外也要保持好習慣。好習慣建立,久了為自然。

舌低位另一原因:舌繫帶沾連沾黏tongue tie,ankyloglossia

怎麼知道有沒有舌繫帶沾連? Dr. Yoon 在2017年的一篇論文提到一個分類準則。將嘴巴開到最大,量上下門牙切端距離,A

再將舌接觸到上顎,量的的最大距離為B,
A/B的百分比,如果有80%以上為一級,神人等級,完全無舌繫帶沾連問題。80%~50%,尚可,50%~25%就是有沾連問題了,25%以下就是嚴重沾連。
舌繫帶沾連會怎樣?有下列問題:說話發音不標準,舌底肌群肩頸常緊張,甚至引起疼痛,頭痛,磨牙,胃食道逆流,也會影響呼吸與睡眠,尤其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造成這些問題是因為有些牽涉到需要舌頭活動的動作,不管是發音或吞嚥,因為舌頭活動性被限制,需以其他肌肉代償完成動作,原本不是需要來做這些事的肌肉被迫參與,這些肌肉當然用各種方式像是疼痛發出警訊,告訴我們這些肌肉過勞了。人體筋膜環環相聯,當頭部的舌底就開始被限縮打結,全身當然伸展不開,問題就這麼來了。

較輕微的沾連,我們可以試著用手指抓住舌繫帶深處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將舌往上抬,一天拉個50次,一直到沾連減輕。
嚴重沾連就得小手術將沾連切除,恢復舌活動度。
還有就是,不管習慣還是生理性長期舌低位以至於上顎牙弓過窄,

舌頭沒空間可以去,這時候光肌功能訓練是不夠的,還得配合上顎擴弓,上顎打開,有位置了,再配合肌功能練習才會有效果。
舌頭不能上位,都解釋很多了,一定會影響肌功能矯正的結果,不管是為了齒列矯正或是睡眠呼吸中止,舌貼上顎非常重要!!!